月球,俗称月亮,古时又称太阴、玄兔、玉盘,是地球的卫星,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,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,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,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,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,仅次于木卫一。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。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,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。
月球可能形成于约50-75亿年前在形成于地球出现后不久,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,最普遍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-“忒伊亚”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。
“阿波罗”月亮树:地球上有400多棵树来自于月球,它们来自于月球轨道。事实是这样的:1971年,“阿波罗14号”宇航员斯图尔特·鲁萨(Stuart Roosa)登陆月球时口袋里放了一些植物种子,之后他返回地球将这些种子在美国各地进行种植。这些树被称为“月亮树”,目前它们生长得很好。
太空陨石攻击目标:月球表面遍布的凹坑是41亿年前至38亿年前形成的,这些疤痕是碰撞陨坑,它们未被侵蚀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:一是月球没有类似地球的火山和造山运动,无法对表面景观进行破坏重塑;二是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,没有风和雨,因此很少对月球表面进行侵蚀。
月球形状像鸡蛋:月球并非圆形或者椭圆形,相反它的外形像是一个鸡蛋。月球的质量中心并非位于几何中心位置,大约偏离中心2千米位置。
月球是一颗行星?月球比冥王星更大,其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。一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更像是一颗行星,因此称地月系统为“双行星”。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冥卫一也被称为“双行星系统”。
月球的潮汐引力: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(太阳产生的引力作用较小),月球引力作用于地球海洋,当地球在“海底旋转”时,较高海洋潮汐与月球引力保持一致,另一个潮汐高潮发生在地球另一侧,因为引力牵引地球朝向地球,而不是牵引海水。